您好,欢迎光临武汉迪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21年红外测温及控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多项专利技术,CMC,CPA 计量认证产品。

武汉红外线测温仪操作指南_武汉公司新闻-迪凯光电

400-811-6877

武汉红外线测温仪操作指南

来源:迪凯光电浏览量:986发布日期:2024-05-07 18:12:01

大家好,红外线测温仪使用说明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测温仪在线测温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红外线测温仪使用说明和测温仪在线测温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红外测温仪怎么调

1、红外线体温计设置按五次设置键,同时加号键、减号键进行功能设置。

2、红外线体温计开启电源之后,长时间按压设置键出现F1提示,就可以开始设置温度单位。

3、第二次按设置键会出现F2,直接通过加号键和减号键设定最高报警温度,建议将温度设置在37.5摄氏度左右。

4、第三次按设置键出现F3,就是设定温度之间存在的温差,也是通过加号、减号键来完成。

5、第四次按设置键出现F4,就可以设置红外线体温计打开、关闭时候的声音。

红外线体温计测温,相对安全、准确,适合老人、儿童、医院和家庭使用,红外线体温计,是通过红外线来进行体温的测量,多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红外线体温计是一种利用辐射原理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测量计,它采用的红外传感器只吸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而不向外界发射任何射线,通过非接触的方法感应人体的体温。

人体的红外热辐射聚焦到检测器上,检测器将辐射功率转换为电信号,该电信号在被补偿环境温度之后可以以温度为单位显示。

二、测温仪和测温枪的区别是什么

红外测温仪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和安全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着重要作用。近20年来,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在技术上得到迅速发展,性能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品种不断增多,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逐年增长。比起接触式测温方法,红外测温有着响应时间快、非接触、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包括便携式、在线式和扫描式三大系列,并备有各种选件和计算机软件,每一系列中又有各种型号及规格。在不同规格的各种型号测温仪中,正确选择红外测温仪型号对用户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红外检测技术是“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测温枪是一种在线监测(不停电)式高科技检测技术,它集光电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于一身,通过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红外辐射),将其热像显示在荧光屏上,从而准确判断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具有准确、实时、快速等优点。任何物体由于其自身分子的运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热能,从而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定的温度场,俗称“热像”。红外诊断技术正是通过吸收这种红外辐射能量,测出设备表面的温度及温度场的分布,从而判断设备发热情况。目前应用红外诊技术的测试设备比较多,如红外测温仪、红外热电视、红外热像仪等等。像红外热电视、红外热像仪等设备利用热成像技术将这种看不见的“热像”转变成可见光图像,使测试效果直观,灵敏度高,能检测出设备细微的热状态变化,准确反映设备内部、外部的发热情况,可靠性高,对发现设备隐患非常有效。

红外线测温仪和测温枪有什么区别

红外诊断技术对电气设备的早期故障缺陷及绝缘性能做出可靠的预测,使传统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维修(预防试验是50年代引进前苏联的标准)提高到预知状态检修,这也是现代电力企业发展的方向。特别是现在大机组、超高电压的发展,对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关系到电网的稳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与日益完善,利用红外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具有远距离、不接触、不取样、不解体,又具有准确、快速、直观等特点,实时地在线监测和诊断电气设备大多数故障(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电气设备各种故障的检测)。它备受国内外电力行业的重视(国外70年代后期普遍应用的一种先进状态检修体制),并得到快速发展。测温枪的红外检测技术的应用,对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提高运行经济效益,降低维修成本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是目前在预知检修领域中普遍推广的一种很好手段,又能使维修水平和设备的健康水平上一个台阶。

采用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可以对正在运行的设备进行非接触检测,拍摄其温度场的分布、测量任何部位的温度值,据此对各种外部及内部故障进行诊断,具有实时、遥测、直观和定量测温等优点,用来检测发电厂、变电所和输电线路的运转设备和带电设备非常方便、有效。

利用热像仪检测在线电气设备的方法是红外温度记录法。红外温度记录法是工业上用来无损探测,检测设备性能和掌握其运行状态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的测温方式(如热电偶、不同熔点的蜡片等放置在被测物表面或体内)相比,热像仪可在一定距离内实时、定量、在线检测发热点的温度,通过扫描,还可以绘出设备在运行中的温度梯度热像图,而且灵敏度高,不受电磁场干扰,便于现场使用。它可以在-20℃~2000℃的宽量程内以0.05℃的高分辨率检测电气设备的热致故障,揭示出如导线接头或线夹发热,以及电气设备中的局部过热点等等。

带电设备的红外诊断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利用带电设备的致热效应,采用专用设备获取从设备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信息,进而判断设备状况和缺陷性质的一门综合技术。

三、红外线测温仪怎么用的

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怎么用及如何维护?FEITA电子工具告诉您!

红外测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和安全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着重要作用。近20年来,非接触红外人体测温仪在技术上得到迅速发展,性能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品种不断增多,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比起接触式测温方法,红外测温有着响应时间快、非接触、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包括便携式、在线式和扫描式三大系列,并备有各种选件和计算机软件,每一系列中又有各种型号及规格。在不同规格的各种型号测温仪中,正确选择红外测温仪型号对使用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手持式红外测温仪应该相当广泛,但是如何正确使用红外测温仪呢,下面一一介绍:

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测量被测物体的温度时,应将红外测温仪对准要测量的物体,并保证测量距离与光斑尺寸之比满足视场要求,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然后按下触发器按钮,在仪器的LCD显示屏上即可读出测量温度数据。用红外测温仪时有五件重要的事项要记住。

1环境温度。如果红外测温仪突然暴露在环境温差为20℃或更高的情况下,允许仪器在20min内调节到新的环境温度。

2.只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红外测温仪不能测量物体内部温度。

3.注意环境条件,蒸汽、尘土、烟雾等会阻挡仪器的光学系统而影响精确测温。

4.要发现热点,先要用仪器瞄准目标,然后在目标上作上下扫描运动,直至确定热点。

5.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不能透过玻璃进行测温,红外测温仪最好不用于光亮的或抛光的金属表面的测温(不锈钢、铝等),玻璃有很特殊的反射和透射特性,不能够进行精确温度读数,但可通过红外窗口测温。

红外线测温仪和普通的温度计有很大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工作原理方面,还可以体现在使用方法方面,一般来说合适的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温度耗费的时间是比较短暂的,基本上我们只要轻轻地一碰,或者接触一下,就可以获得数据相对准确的温度,除此之外,红外线测温仪后期的效果是不是令人满意还决定于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今天为大家举例的就是这些方面的注意事项和说明文字。

4.华氏温度或摄氏温度没有切换过来

5.每种材料表面的发射率都不同,通常的材料发射率在0.95左右表面越接近于镜面发射率越低,比如说铝板,发射率只有0.3-0.4这导致红外测温仪测出来的温度只有真实温度的三分之一,所以发射率的设定也很重要

红外测温仪结构很简单的一般有显示而且数值有变化主板都不会坏通常是操作不当或传感头损坏导致,国内的传感器技术还是和国外的有差距,

◆此文章来源东莞非泰电子有限公司,各款红外线测温仪工具及配件质量上乘,十佳优惠,售后保修绝对是你信的过值得拥有的。

想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请咨询:FEITA电子工具店(淘宝)

地址:东莞市樟木头镇南城大道96号第2栋(樟木头镇圩镇社区宝山新村十三巷6号)

四、如何对红外线测温仪校验

1、首先第一步就是要进行长按按键中间的红色按键,注意的是需要长达10秒才可以,这时候红外线测温仪就会进行自动恢复出厂设置。

2、接着就是进行设置校准,然后就是要进行转到红外测温仪侧面,这时候注意的是可以看到这里有个凹槽,如下图所示。

3、然后就是要进行用手或者螺丝刀往右侧用力推一下即可打开即可。

4、接着打开之后这时候就可以在里面看到电池仓上面看到有个温度选择的开关,默认位置在:℃(摄氏度)

5、然后就是要进行将开关拨动到“℉”的位置即可将温度显示单位注意的是设置为华氏度℉。

6、最后一步就是进行关上电池盖之后,这时候就可以看到显示屏上已经切换到华氏度温度的显示了,校准就完成了。

红外线测温仪的原理是自然界中除了人眼看得见的光(通常称为可见光),还有紫外线、红外线等非可见光。自然界中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的任何物体,随时都向外辐射出电磁波(红外线),因此红外线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电磁波,并且热红外线不会被大气烟云所吸收。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利用红外线这一特性,采用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红外线技术的结合,用来检测和测量热辐射。物体表面对外辐射热量的大小,热敏感传感器获取不同热量差,通过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处理,呈现出明暗或色差各不相同的图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红外线热成像;将辐射源表面热量通过热辐射算法运算转换后,实现了热像与温度之间的换算。

OK,关于红外线测温仪使用说明和测温仪在线测温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标签: 红外线测温仪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