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武汉迪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21年红外测温及控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多项专利技术,CMC,CPA 计量认证产品。

矿用红外线测温设备介绍_公司新闻-迪凯光电

400-811-6877

矿用红外线测温设备介绍

来源:迪凯光电浏览量:782发布日期:2024-04-12 18:06:00

大家好,关于矿用红外线测温装置有哪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红外线测温仪工作原理及应用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红外线测温仪的应用

1、红外体温检测仪为什么在全面复工复产过程中占据这么重要的位置,是因为红外测温仪的优势,它可以做到非接触、24小时不间断工作、被测人员无需配合、无感被测温;被测人员在正常的行走中不停留即完成测温,测温效率明显高于手持测温3倍以上。

2、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是自然界中除了人眼看得见的光(通常称为可见光),还有紫外线、红外线等非可见光。自然界中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的任何物体,随时都向外辐射出电磁波(红外线),因此红外线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电磁波,并且热红外线不会被大气烟云所吸收。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利用红外线这一特性,采用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红外线技术的结合,用来检测和测量热辐射。物体表面对外辐射热量的大小,热敏感传感器获取不同热量差,通过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处理,呈现出明暗或色差各不相同的图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红外线热成像;将辐射源表面热量通过热辐射算法运算转换后,实现了热像与温度之间的换算。红外测温仪广泛应用于军事、医疗、工程建设、器械检修等诸多领域。

3、在疫情防控方面,有效降低了测温时大面积接触人体带来的潜在风险,缩短人体测温时间,提高测温效率,同时集中化的管理,为筛查追溯疑似患者、流动人员提供了实时数据支持,为上述场景下的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因为红外测温仪的原理及在实际使用中的优势,完美适用于社区、校园、医院、景区、酒店、商场、企业办公写字楼、公共服务场所、建筑工地等人流量密集,需要进行监测体温、控制的复杂应用场景。

二、红外测温的原理是什么

了解组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环境工作条件及操作和维修等是为了帮助用户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红外测温仪。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一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一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基础。

黑体是一种理想化的辐射体,它吸收所有波长的辐射能量,没有能量的反射和透过,其表面的发射率为1。应该指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真正的黑体,但是为了弄清和获得红外辐射分布规律,在理论研究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模型,这就是普朗克提出的体腔辐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从而导出了普朗克黑体辐射的定律,即以波长表示的黑体光谱辐射度,这是一切红外辐射理论的出发点,故称黑体辐射定律。

2.物体发射率对辐射测温的影响:

自然界中存在的实际物体,几乎都不是黑体。所有实际物体的辐射量除依赖于辐射波长及物体的温度之外,还与构成物体的材料种类、制备方法、热过程以及表面状态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为使黑体辐射定律适用于所有实际物体,必须引入一个与材料性质及表面状态有关的比例系数,即发射率。该系数表示实际物体的热辐射与黑体辐射的接近程度,其值在零和小于1的数值之间。根据辐射定律,只要知道了材料的发射率,就知道了任何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

材料种类、表面粗糙度、理化结构和材料厚度等。

单色测温仪与波段内的辐射量成比例:双色测温仪与两个波段的辐射量之比成比例,当用红外辐射测温仪测量目标的温度时首先要测量出目标在其波段范围内的红外辐射量,然后由测温仪计算出被测目标的温度。

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并按照仪器内疗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光学系统汇聚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视场的大小由测温仪的光学零件及其位置确定,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

八、选择红外测温仪可分为几个方面

性能指标方面,如温度范围、光斑尺寸、工作波长、测量精度、响应时间等;环境和工作条件方面,如环境温度、窗口、显示和输出、保护附件等;其他选择方面,如使用方便、维修和校准性能以及价格等,也对测温仪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技术和不断发展,红外测温仪最佳设计和新进展为用户提供了各种功能和多用途的仪器,扩大了选择余地。

测温范围是测温仪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如HT305红外测温仪产品覆盖范围为-50℃~1050℃,但这不能由一种型号的红外测温仪来完成。每种型号的测温仪都有自己特定的测温范围。因此,用户的被测温度范围一定要考虑准确、周全,既不要过窄,也不要过宽。根据黑体辐射定律,在光谱的短波段由温度引起的辐射能量的变化将超过由发射率误差所引起的辐射能量的变化,因此,测温时应尽量选用短波较好。

红外测温仪根据原理可分为单色测温仪和双色测温仪(辐射比色测温仪)。对于单色测温仪,在进行测温时,被测目标面积应充满测温仪视场。建议被测目标尺寸超过视场大小的50%为好。如果目标尺寸小于视场,背景辐射能量就会进入测温仪的视声符支干扰测温读数,造成误差。相反,如果目标大于测温仪的视场,测温仪就不会受到测量区域外面的背景影响。

对于HT305红外测温仪,其温度是由两个独立的波长带内辐射能量的比值来确定的。因此当被测目标很小,没有充满现场,测量通路上存在烟雾、尘埃、阻挡对辐射能量有衰减时,都不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甚至在能量衰减了95%的情况下,仍能保证要求的测温精度。对于目标细小,又处于运动或振动之中的目标;有时在视场内运动,或可能部分移出视场的目标,在此条件下,使用双色测温仪是最佳选择。如果测温仪和目标之间不可能直接瞄准,测量通道弯曲、狭小、受阻等情况下,双色光纤测温仪是最佳选择。这是由于其直径小,有柔性,可以在弯曲、阻挡和折叠的通道上传输光辐射能量,因此可以测量难以接近、条件恶劣或靠近电磁场的目标。

光学分辨率由D与S之比确定,是测温仪到目标之间的距离D与测量光斑直径S之比。如果测温仪由于环境条件限制必须安装在远离目标之处,而又要测量小的目标,就应选择高光学分辨率的测温仪。光学分辨率越高,即增大D:S比值,测温仪的成本也越高。

目标材料的发射率和表面特性决定测温仪的光谱响应或波长。对于高反射率合金材料,有低的或变化的发射率。在高温区,测量金属材料的最佳波长是近红外,可选用0.18-1.0μm波长。其他温区可选用1.6μm、2.2μm和3.9μm波长。由于有些材料在一定波长是透明的,红外能量会穿透这些材料,对这种材料应选择特殊的波长。如测量玻璃内部温度选用10μm、2.2μm和3.9μm(被测玻璃要很厚,否则会透过)波长;测量玻璃内部温度选用5.0μm波长;测低区区选用8-14μm波长为宜;再如测量聚乙烯塑料薄膜选用3.43μm波长,聚醋类选用4.3μm或7.9μm波长。厚度超过0.4mm选用8-14μm波长;又如测火焰中的C02用窄带4.24-4.3μm波长,测火焰中的C0用窄带4.64μm波长,测量火焰中的N02用4.47μm波长。

响应时间表示红外测温仪对被测温度变化的反应速度,定义为到达最后读数的95%能量所需要时间,它与光电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及显示系统的时间常数有关。华天电力HT305红外测温仪响应时间为250ms。这要比接触式测温方法,快得多。如果目标的运动速度很快或测量快速加热的目标时,要选用快速响应红外测温仪,否则达不到足够的信号响应,会降低测量精度。然而,并不是所有应用都要求快速响应的红外测温仪。对于静止的或目标热过程存在热惯性时,测温仪的响应时间就可以放宽要求了。因此,红外测温仪响应时间的选择要和被测目标的情况相适应。

测量离散过程(如零件生产)和连续过程不同,要求红外测温仪有信号处理功能(如峰值保持、谷值保持、平均值),如测温传送带上的玻璃时,就要用峰值保持,其温度的输出信号传送至控制器内。

测温仪所处的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应加以考虑、并适当解决,否则会影响测温精度甚至引起测温仪的损坏。当环境温度过高、存在灰尘、烟雾和蒸汽的条件下,可选用厂商提供的保护套、水冷却、空气冷却系统、空气吹扫器等附件。这些附件可有效地解决环境影响并保护测温仪,实现准确测温。在确定附件时,应尽可能要求标准化服务,以降低安装成本。当烟雾、灰尘或其他颗粒降低测量能量信号,双色测温仪是最佳选择。在噪声、电磁场、震动或难以接近环境条件下,或其他恶劣条件下,HT305红外测温仪是最佳选择。

在密封的或危险的材料应用中(如容器或真空箱),测温仪通过窗口进行观测。材料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并能通过所用测温仪的工作波长范围。还要确定操作工是否也需要通过窗口进行观察,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和窗口材料,避免相互影响。在低温测量应用中,通常用Ge或Si材料作为窗口,不透可见光,人眼不能通过窗口观察目标。如操作员需要通过窗口目标,应采用既透红外辐射又透过可见光的光学材料,如应采用既透红外辐射又透过可见光的光学材料,如ZnSe或BaF2等作为窗口材料。

红外测温仪应该是直观的,操作简单,易于被操作人员使用,其中便携式红外测温仪是一种集测温和显示输出为一体的小型、轻便、由人携带进行测温的仪器,在显示面板上可显示温度和输出各种温度信息,有的可通过遥控或通过计算机软件程序操作。

可选择与现行控制设备相匹配的信号输出形式,在环境条件恶劣复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测温头和显示器分开的系统,以便于安装和配置。

如果所用的测温仪在使用中出现测温超差,则需退回厂家或维修中心重新标定,红外测温仪必须经过标定才能使它正确地显示出被测目标的温度。

三、红外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红外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具有一定的转换能量的作用,在各行各业我们其实都能看到传感器的身影,那么下面为大家分享红外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红外温度传感器,在自然界中,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由于它内部热运动的存在,就会不断地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其中就包含了波段位于0.75~100μm的红外线,红外温度传感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

温度是度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是工业生产中很普遍、很重要的一个热工参数,许多生产工艺过程均要求对温度进行监视和控制,特别是在化工、食品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线,但事实上它和其它任何光线一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任何物体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热力学零度,就会有红外线向周围辐射。红外线是位于可见光中红色光以外的光线,故称红外线。它的波长范围大致在0.75~100μm的频谱范围之内。

红外辐射的物理本质是热辐射。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来的红外线越多,红外辐射的能量就越强。研究发现,太阳光谱的各种单色光的热效应从紫色光到红色光是逐渐增大的,而且zui大的热效应出现在红外辐射的频率范围之内,因此人们又将红外辐射称为热辐射或者热射线。

热传感器是利用辐射热效应,使探测器件接收辐射能后引起温度升高,进而使传感器中一栏与温度的性能发生变化。检测其中某一性能的变化,便可探测出辐射。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赛贝克效应来探测辐射的,当器件接收辐射后,引起一非电量的物理变化,也可通过适当变化变为电量后进行测量。

红外温度传感器在智能空调上的应用

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追求的,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科技已经改变了我们周围的生活,科技化智能化的家居生活将成为可能,空调作为重要的家电产品,其创新发展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新型的智能空调运用多种传感器技术以及新型科技技术,实现了空调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的智能化目标。

红外温度传感器在智能空调上的应用

传统的`空调出风量和出风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在房间的时候,空调的出风大小是不会改变的,这样只能固定的出风,不仅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而且浪费电量,新型的智能传感器安装了利用红外传感器设计的动感仪,红外温度传感器感应人体活动量,按需分配风量。

让不同的人各有舒适,空调上的动感仪可以对室内空间进行5区域的划分,并实时监控5个区域,并在140度的大范围实时监测和敏锐感知人体活动量并进行分区差异化按需送风,以此适应不同家庭成员的个性化使用需求,进而提高空调房间的整体舒适性。

智能空调的动感仪由三组不同角度的红外温度感应器构成,每组动感仪有2个感应头,共有6个感应头对出风口进行智能调节风量及风向,自动识别人体位置和活动量,不断更新采集数据,智能分析数据,根据不同的人体活动量进行差异化送风,让不同活动量的人都感觉舒适,并且减少了达到人感所需温度的时间。

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在光学系统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被汇集,视场的大小根据测温仪的光学零件及其位置确定。

红外能量在光电探测器上聚焦而且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另外还要考虑到目标和测温仪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污染、污染和干扰等因素对性能指标的影响以及修正方法,这个信号会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而且按照仪器内疗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转变成被测量目标的温度值。

① 1800年人类发现红外线辐射,第二次大战之后,应用红外线与表面温度的关系制成温度计的研究和商品,大量涌现

②红外线温度计,根据物体所发射出来的红外线测温;

红外线温度计测温时不发射红外线

③所有物体在绝对温度(-273℃)以上皆会发射红外线

④每种物体之红外线辐射率ε(emissivity)皆不同,使用红外线温度计量测温度时必须设定辐射率,藉以换算成正确温度值

⑤红外线温度计可藉由吸收计算红外线量,通过望远镜远端遥测温度,一般商业化机型,可遥测数百公尺外之电线接头温度

快速筛检群众中温度异常者;快速筛检动物、家畜中温度异常者;这一点在今年的疫情中已经有所表现。

冷冻食品的保存温度量测;腐烂发酵食品或水果的检出;家畜宠物健康温度管理

确认墙壁、门窗的隔热效果;确认冷气、空调空气循环是否均匀;查验断路器、电线、插座是否超载

确认短时间内,是否有人用过:电器、电话、电脑、汽机车。

快速检查轮胎温度是否异常,以便进行充气或洩压。

检查不工作的火星塞,熄火的汽缸还有燃料喷头的温度。

诊断车辆冷却系统并且找到冷煤洩漏点。

检测电气接点或者保险丝是否有异常。

红外线温度计量测时易受到外在光线及辐射干扰,譬如说以耳温枪当作额温枪使用时,因为有其他外在之光源及辐射干扰,会造成精密度下降之现象

①快速测温:免除更换保护套,操作迅速

②免接触,避免了被测者不适,免除感染机会

③免除耗材成本,不需要加套保护套测温,无耗材

④可快速筛检群体中温度异常之个人,再用耳温枪确认其真实体温,节约测量耗时,节省成本

②体外温度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跟体内实际温度有所差距,(例如:位于冷藏室工作之人员,其额温一定偏低)

③化妆品及肤色,因为红外线辐射率不同,会影响显示温度精度

最后分享一下哪些物质是适合红外线温度计测量的以及哪些是不适合用红外线温度计进行测量的。

①下列物质有较高的发射率,且很适合红外的温度计测量:

衣物、塑胶、玻璃、陶器、皮肤、水及水溶液、牛奶、树木、植物、土壤

②下列物质有较低的发射率特性,不适合红外温度计测量:

③具有镜面反光效果之材质不易以红外线方式量测,(例如:不锈钢、铝合金…等)

解决方法:量测会反光之物件,可在物体表面以不反光之黑色漆喷涂

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以及人脸识别技术叠加,实现温感摄像头系统结合了人脸识别和热成像体温检测功能采集相关信息,实现身份信息与体温匹配,同时自动排除干扰人体测温的因素,只针对人脸额部测温,做到人脸和温度即时可见。

红外测温仪是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表,该仪表通过接收测量被测物辐射的红外光线来确定被测物的温度,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非常适用与于运动物体和热电偶无法测量的场所测温。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

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光学系统汇聚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视场的大小由测温仪的光学零件及其位置确定,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并按照仪器内疗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红外测温仪必须经过标定才能使它正确地显示出被测目标的温度,如果所用的测温仪在使用中出现测温超差,则需退回厂家或维修中心重新标定。

如测温传送带上的玻璃时,就要用峰值保持,其温度的输出信号传送至控制器内,测量离散过程(如零件生产)和连续过程不同,要求红外测温仪有信号处理功能(如峰值保持、谷值保持、平均值)。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矿用红外线测温装置有哪些和红外线测温仪工作原理及应用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